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灰度:企业生存发展的大智慧

时间:2019/08/15  点击:967


       

可以说,读懂了任正非写于2011底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大概可以了解华为的历史和华为究竟如何成功的核心关键。


华为原董事长孙亚芳曾表示,任正非这篇文章是华为成长的真实缩影,以及他对轮值 CEO 的期盼。


任正非把一生悟到的“道”朴实地告诉接班团队,也期盼接班团队能真正理解这个“道”。


人并不是一天改变的,四十岁之前,任正非坚信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结果走向社会后碰到头破血流,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


「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灰度,是很难理解的一个词,或者说,不是真正体验到,说出来的东西再怎么精妙也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


但是,“灰度”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企业而言。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


任正非如是说。


「华为基本法」里也有一句话,“我们尊重人才,但我们绝不迁就有功但落后的员工。”


两句话都是意味深长,不那么明确界限——究竟是哪个方向、什么样的节奏,又究竟是怎么尊重人才,怎么判定有功但落后的员工,你不清楚,但华为自己一定是可以意会到的。


所以,我常说那些去学习华为的企业大都是跟风、搞噱头,根本学不来什么华为的成功之道。


原因很简单,你不懂得华为的“道”,你去看再多的“术”有什么用!


画虎不成反类犬。


而要想了解华为的“道”,任正非的灰度哲学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与灰度比较近义的一个词是混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非此即彼,混沌是一种初始的状态,譬如鸡卵,生机内敛,生命的种种可能性都还没有展露出来。


不清晰,成长性,可能性或无常,可以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是我们理解灰度一个维度。


但在具体的应用层面,妥协、宽容与开放就比较好理解了。


比如华为的市场和销售能力可谓强大无比,华为的狼性文化也是深入人心,但华为也并不是总在进攻,欲致竞争对手与死地。


实际上,华为提倡的是生态的共赢,它们把同行中的对手称作“友商”。


如果只是四处燃起战火,制造矛盾,华为一定不会成为一家被世界尊重的跨国公司。


在欧洲,在美洲,在非洲,在亚洲,华为和同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而要实现这种共赢的状态,妥协、宽容与开放的灰度哲学,起到了关键作用。


任正非说,


「华为这28年来,坚持做一个开放的群体,始终没有停止过开放。我们以开放为中心,和世界进行能量交换。只有开放,才有今天的华为。我们不强调自主创新,我们强调一定要开放,我们一定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摸时代的脚。我们还是要继承和发展人类的成果。」


这其实也是一种非常务实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


你能活下去,我也能活下去,大家一起取得成长,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可很多企业都无法理解这种境界,它们被眼前的利益、意气和情绪主导着,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一样被一块红布挑逗着奔向死亡。


对手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对自己有利。在市场上,华为是非常凶猛和难缠的对手,但思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说,「华为是一家值得尊敬的竞争对手,而竞争是一件好事。」


有时候,灰度代表了一种庞大的格局。


灰度也是一种和谐的结果。


「......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创业,本就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一开始都是混沌无常的,但终归是无形的掌控有形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无形的“道”产生了“术”,是无形的灰度哲学决定了人和企业去做正确的事,有了正确的方向,各种各样的“术”才能够去把事情做正确。


没有“道”的文化支撑,企业制度、管理规定之类的“术”只不过是无源之水罢了。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华为的文化核心很简单,就是上面这四句话。


「华为文化不是具体的东西,不是数学公式,也不是方程式,它没有边界。也不能说华为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是模糊的。


“以客户为中心”的提法,与东方的“童叟无欺”、西方的“解决方案”,不都是一回事吗?他们不是也以客户为中心吗?我们反复强调之后,大家都接受这个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就落实到考核激励制上,流程运作上……,员工的行为就牵引到正确的方向上了。」


如今很多企业都把“以客户为中心”挂在嘴边上,贴在墙上,印在宣传册上,但也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口号而已。


「让听得见炮火的士兵做决定」


这是任正非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其实这句话就是对“以客户为中心”的一个具体应用。


为什么说很多老板去学华为是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因为他的思维关键和他企业的组织架构、机制做不到。


在华为,听得见炮火的士兵可以做决定。而在许多企业,一线的士兵、销售代表有什么权利做决定?


大多数企业的决策机制都是中心化的,你们看过牛群冯巩的相声《小偷公司》吧,那就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极大讽刺。


可惜可叹的是,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好多企业和老板依然还是那种个人中心化的头脑观念。


现在的美军作战方式,就是采用的特种部队的小组式执行任务,通过总部平台的高度信息化,真正实现了能指挥的炮火是一线的士兵,也就是说总部化身成一个大的信息、资源和后勤支持平台,为各种作战小组提供服务,以完成作战任务。


当然,要想实现此种作战方式,对一线的士兵综合素质必然是要求极高。


回到企业来说,通常它们为客户服务的部门,如销售、客服等,在企业里的地位很低,根本没有调动资源服务客户的权利,它们必须走企业内部的流程,反馈给中心,然后接受指令,这样当然也就无法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


类似的还有“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扪心自问,在我们的企业当中,挂在嘴上的是“以人为本”“以奋斗者为本”,可实际上呢,还不是以老板为本,以管理者为本?


都是老板和高管批判员工,何曾有他们的自我批判和下属对上级的批判?


再举个例子,我们知道华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员工持股公司,大约有73000多员工持有华为的股份,创始人任正非自己只保留了百分之一多的股份。


那些去学习华为的企业老板从心里就过不了这一关,要知道,“以奋斗者为本”可不是一句空话。


“道”和“术”不能合一,再怎么学华为也没什么用。


你看任正非、马云,他们要的不是对企业的管理权,他们有的是企业的思想、文化权,他们是精神领袖。


「十几万人、几十年只对着一个目标前进,就走到世界前列了。」


没有一个文化共识,又岂能做到这点。


总之,灰度是代表了一种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灰度是妥协的过程,灰度也是一种和谐的生态系统,它是形而上的,是模糊的、没有边界的,它是中庸,是智慧。文章来源:百度百家号  老方说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2019/08/15

上一篇:如火如荼的工业互联网,哪些行业会快速突破?
下一篇:广东智造新品牌崛起:天猫成交TOP100广东占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