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如果说此前啤酒业普遍提价是出于改善产品结构诉求的话,那么2019年可能到来的涨价潮则发于产业链的源头。
对于过度依赖进口大麦的中国啤酒业而言,原料的涨跌对终端产品零售价有直接影响。2019年,在种植地减产、关税增加等多重因素叠加下,涨价似乎已经成为必然。
原料价格波动幅度达25%
数据表明,2018年进口啤酒大麦价格波动较大,年底价格比之于此前有明显升幅。且当年度平均价格与年底价格相差达25%左右。
2018年我国进口啤酒大麦681.1万吨,比上年大幅降低23.2%,全年平均进口单价比上年上涨了17.6%,平均每吨大麦价格240.9美元,年底价293.4美元(到岸价,来源:国家海关总署)。
与啤酒业整体状态相似,从统计数据看,2012~2015年间中国大麦进口数量逐年攀升,2015年大麦进口数量及金额达到顶峰,在这一阶段,国产啤酒业的产能与销售额也同步达到巅峰。此后在进口政策引导下,进口数量骤降至2016年的500万吨,进口金额为11.42亿美元。
分阶段来看,大麦进口价格从2011年大幅上涨,从2012年左右,大麦价格进入价格下行周期。
2015年我国进口啤酒大麦1073.2万吨,比上年大幅增长98.3%,全年平均进口单价比上年降低了8.4%,平均每吨大麦价格266.5美元,年底价252.2美元。进口大麦的数量猛增,一方面是主要进口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农产品丰收,另一方面在于国内啤酒业的发展也达到顶点——自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后,啤酒产量一直维持全球第一,且增幅迅猛。
比之于巅峰阶段,我国的进口啤酒大麦数量大幅下降,接近40%;与此同时,小麦平均吨价虽降低了26美元,但是年底价却增加了31.2美元,约为12%。平均吨价与年底价的相差幅度,也远远超越2015年,这表明,2018年进口啤酒大麦价格呈现出剧烈波动的态势。
除了啤酒大麦之外,另一个重要原料啤酒花的价格也呈增长趋势。2018年进口颗粒酒花4749.3吨,比上年增加28.4%,平均单价增长6.8%。
业界认为,中国啤酒产业过度依赖进口原料,受到生产因素与贸易因素的多重影响,因干旱带来的减产、2018年~2019年中外贸易摩擦带来的关税增幅,都大大影响了啤酒大麦的进口价格。
减产16%,价格或翻一番
产量减少因素带来的成本提升、对主要出产国的“反倾销”措施,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啤酒大麦的单位售价大幅提高。
此前权威的《自然·植物》杂志发布研究结果称,全球变暖将导致大麦产量急剧减少,在极端情况下,将导致全球啤酒生产量减少16%(290亿升),啤酒价格可能将翻一番。
按照科学家的测算,在现有变暖趋势不得到改善的情况下,预计全球大麦的总产量将下滑16%。分区域来看,情况各不相同,欧洲和加拿大南部受影响最严重,而在美国北部、西伯利亚南部、乌拉尔和伏尔加河沿岸地区,大麦产量将增加50%。
另一方面,科学家测算了若各国严格执行《巴黎协议》、严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情况下,变暖趋势会得到延缓,但不会就此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大麦产量也会减少,但一共只会减少5%。
据悉,目前全球大麦出产主要用于啤酒酿造与畜牧饲料。在大幅减产的情况下,这些大麦将优先用于畜牧业,这意味着啤酒业所获得的原料将更少,将导致全球啤酒价格将平均增加一倍,而像爱尔兰这样大量消费啤酒的地区,价格将增加更多。
除了出产层面的因素外,贸易争端与摩擦也成为影响原料价格的重要因素。
此前在中国啤酒产业巅峰时期,由于进口量较大,加之与贸易国之间的自贸协定的影响——譬如此前生效的中澳自贸协定中农产品3%的关税取消,使得啤酒大麦的进价较低。
这种情况在近两年发生了改变——2018年11月和12月,商务部提出了对澳大利亚大麦“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的公告,导致啤酒大麦贸易不稳定,因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大麦进口来源国,进口比重大多数年份都高于50%,且2011年起一直高于70%。
中美贸易摩擦同样影响到啤酒原料,美国作为我国第三大颗粒酒花进口国,2018年在美国进口的酒花占总进口量的17.66%,6月1日起国内将对美国进口颗粒酒花加征20%关税,势必将影响到成品价格。
啤酒业新一轮涨价潮来临
剧烈波动之下,2019年啤酒业会否大面积涨价,这成为业界的关注焦点。
进口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物价水平攀升、啤酒业改善产品结构的意愿强烈……在内外因素的叠加作用下, 啤酒业提价或已成为必然。
业界认为,国内啤酒业对进口原料需求量较高,自然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深。从供应链来看,虽然我国已经在包括甘肃、内蒙等多个地区建立优质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但目前产量还无法满足国内啤酒工业的需求,对外依赖度仍然较高。
例如,2017年,中国大麦产量达189.7万吨,同比增长43.2%。但依然不足进口量的30%,缺口甚大。
据悉,现阶段进口啤酒大麦占全国酿造啤酒用麦85%左右,其中进口大麦来源以澳大利亚为主,少量来自加拿大、法国。自1996年开始,上述3个国家的大麦进口量占中国大麦进口总量的比重高于95%,其中,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大麦进口来源国,进口比重大多数年份都高于50%,且2011年起一直高于70%。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已经引导进口企业与俄罗斯、乌克兰等大麦主产国供应商建立稳定的贸易关系,逐步减少对澳大利亚、法国和加拿大的过高依赖,并积极利用进口来源国之间的竞争关系,提高大麦进口的可调控能力,降低大麦进口风险。
业内认为,只有自给率达到50%以上,或进口来源国多元化、单一进口国占比不超过30%,才能避免主要来源国突发因素(贸易摩擦、减产等)的影响。
但是在目前,国内啤酒业高度依赖进口原料、且国内消费水平、物价水平逐步上升的情况下,啤酒业唯有集体进行提价,才能抵销原物料、人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保障适宜的利润水平与发展速度。
原料成本的提升构成涨价的重要理由,此外,国内啤酒业为适应消费升级而进行的产品架构优化也在快速推进,涨价已经成为必然。此前在2018年,国内几家啤酒业巨头都对旗下主力产品进行了调价,大部分涨幅在15%~20%左右,百威、哈尔滨的涨幅更是接近50%,百威的批发价从57元/件提至85元/件。
2019年,在影响成品价格的几个重要因素继续存在的而情况下,啤酒业或将依然处在“涨声”中。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