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摘要:开放型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经验,借助于资源优势和国际分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中国开放型对外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劳动力资源优势在不断丧失,新的要素禀赋优势尚未建立,近两年西方国家再次挑起贸易争端,加速逆全球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中国的进出口经济均产生较大冲击,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再次给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以沉重打击,中国的外贸企业订单锐减,关键原材料半成品的进口受限,给特定行业发展带来冲击,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加强区域合作,减少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相信在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国一定能克服发展中的瓶颈,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要素禀赋;疫情
开放型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主要经验,借助于资源优势和国际分工,中国目前已发展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主体、对外投资主体、外汇储备主体等。近年来,中国开放型对外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近两年个别西方国家再次挑起贸易争端,加速逆全球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再次给本已脆弱的全球经济以沉重打击,在这些新形势下,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外开放的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开放形式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2007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融合程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
我国从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城市、内陆省份,到2001年加入WTO,2017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积极推动区域合作,2020年11月加入RCEP,2020年12月与欧洲签署投资协议,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扎实,开放型经济越来越具竞争力,全面多层次的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二、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对外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国内外新形势不断出现,西方国家再次挑起的贸易争端,以及20年初爆发的全球性疫情,给发展中的中国开放型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
(一)传统要素禀赋减弱,新的禀赋优势尚未建立
新的国际贸易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要素分工”,中国过去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绩,也是在全球要素分工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展的。由于国内政局平稳、要素资源集中,中国迎接全球要素分工的良好时代机遇,实现对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总的来说,受制于中国自身经济要素禀赋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依赖的主要是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而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步减退,人均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跨国公司正在将其代工厂搬迁至东南亚等年轻劳动力资源更丰富、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冲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面临新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科技革命和全球贸易新规则的兴起。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信息和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要素,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中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技术应用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科技及技术的研究上,核心技术的掌握上,仍然落后并受制于人。
所以,从要素禀赋来看,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技术、信息、资本等新的要素禀赋仍不具备或者不突出,在全球价值链产业中仍处于中低端水平。
(二)疫情席卷全球,带来严重经济衰退
2020年初,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扰乱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节奏。无论中国、日本、欧洲,世界主要经济体均受到巨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面临中断,而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等领域也遭受重创。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内经济发展也正在稳步复苏,但国际上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欧美等国政府明显管控力度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措施,民众的集体主义意识淡薄,遵从能力较弱,疫情仍在肆虐,尚未看到拐点。
在此种形势下,全球经济倒退也是共识和趋势,2020年全球各大经济体,除了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其余各国经济均为负增长。目前看来,此次经济衰退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的一次经济衰退。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疫情,各国均停产停工,原材料供应不足,上下游企业合作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由于防控要求,民众除基本生活需求外,其他消费需求减少,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人数增加,进一步拉低了人们的消费偏好和欲望,基建等投资需求也因疫情而不同程度的减退;国家地区间跨境的疫情管控措施,导致国际间的人员、资本、技术等跨境流动巨减。
我國外贸企业新增订单锐减,很多在手订单无法履约,出口大幅下滑,海外生产能力下降,导致进口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国产无法替代的关键设备配件和核心产品,供应短缺带来相关产业的发展停滞;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大波动,不确定性增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受到影响,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也更谨慎,普遍的抗投资风险意识增强,投资更趋向于内倾化;疫情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很多国家从国家安全等各方面考虑,会进一步通过增加关税等方式,保护国内企业,贸易壁垒更高。
故而即便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全球疫情不能缓解,长期看,对中国这样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的经济影响仍然存在,甚至有些影响在不断深化、愈演愈烈。
三、对策
(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倒逼国内改革需求,需推动制度性开放,与国际接轨,既要提高国内要素禀赋结构和质量,又要依赖制度质量,需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市场法治化建设,增强政府服务的民主度透明度,继续出台一系列投资便利措施,完善要素市场的配置机制,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体系,促进国内各区域的协调平衡发展,鼓励建设自贸区、自由贸易港等贸易新平台,打造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更加高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二)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重视国内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前沿科技,扶持科技基礎学科建设,培育壮大数据相关产业,加快以5G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移动终端普及,推动信息、数据等数字要素积累。鼓励企业将非核心技术及业务外包,加快核心技术公关,推动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国际高端科技竞争中获得主动,突出新科技对生产变更的决定性作用。
(三)加强区域合作,减少对单一国家的贸易依存度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向西深入推广中国的优质产能和比较优势产业,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切实的收益,同时找到国内新的经济增长之道;加入RCEP“区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自贸区,加强与成员国在投资、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减少了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加强与欧洲国家的合作,签署中欧投资协议,欧盟国家将向中国的企业和产品开放更大规模的市场,合作共赢。中国正在努力破除在对外经济上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多的盟友和伙伴,营造平衡共赢的国际合作格局,以大国担当和实力,引导全球贸易规则导向。
开放型经济理念是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已经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的伟大成就,虽然新形势下,中国开放经济发展面临内外种种新情况和新压力,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变,扎实稳妥地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能克服发展中的瓶颈,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戴翔.要素分工新发展与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战略调整[J].经济学家,2019(05):85-93
[2]王晓红.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主要思路[J].全球化,2020(04):24-49+133-134
[3]黎峰.新形势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如何化危为机?[J].当代经济管理,2020(10):1-10
[4]任保平,赵通.新时代我国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挑战与路径[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05):5-13+2
[5]李光辉,王芮.疫情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考[J].国际贸易,2020(10):43-50
[6]钱学锋.开放型世界经济70年:实践探索、理论渊源与科学体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06):17-25+159-159
[7]特木钦,刘宇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20(10):64-71
作者简介:
胡京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胡京梅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
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