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摘要:经济金融化深入发展,企业金融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做好企业金融化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企业优化资产配置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企业金融化程度和发展趋势,分析企业金融化的诱发因素,最后探讨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经济后果。
关键词:企业金融化; 诱发因素; 经济后果
引言
本文从微观企业金融化现象着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企业金融化程度和存在的差异,从而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加清楚、全面的认识企业既然农化的问题,推动企业金融化结构的调整。通过对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对企业金融化影响的研究,分析金融市场层面探讨导致企业金融化的因素,希望能够为企业金融化开辟新的思路。结合金融化对企业收益水平的影响,分析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探讨金融化经济后果作用机制。
为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简要探讨中国企业金融化程度和发展趋势
(一)中国企业金融化的界定
早期研究任务,企业金融化是指企业利用金融资源和资产投资实体经济。通过比较企业金融费用和资金流量,确定企业金融化程度。企业金融化水平代表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整体效率。早期认为金融费用主要是指净利息支付、股票回购等几个方面。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能够指导,利用金融资源投资实体经济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其中一个方面,但这一方面并不能代表企业“脱实向虚”。随着宏观经济金融化發展,有关学者明确提出了“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张成思对于经济金融化概念的界定:从微观角度探讨,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行为是经济金融化的核心和本质。实体经济部门是产生脱实向虚问题的主要对象。蔡明荣认为,企业金融化是指,非金融企业增加金融资产,同时减少投资行为,金融渠道收益占比上升。
二、分析企业金融化的动因
(一)蓄水池理论
蓄水池理论是指,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应对经营过程中流动性不足风险的能力,企业借助持有的金融资产,有效的提升自身防范资金链条断裂的能力。把持有的货币资产用作预防性储蓄,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足,避免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确保企业经营稳定、健康。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倾向于预防性现金储备。相对而言,风险越高,企业融资的约束也就越大,企业也就越倾向于现金储备。
(二)投资替代理论
投资替代理论是指,企业金融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丰富的投资回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实业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影响企业资源配置。如果金融资产收益率高出实业投资收益率,企业相应的会增加金融资产资源配置。企业金融投资收益率越高,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也就越深。
(三)实体中介理论
实体中介理论认为,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时会对风险异质性企业有所差别,这也是导致企业金融化发展的本质。银行自身有一定的风险评估标准,银行会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不同企业贷款的额度。这样做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经营的稳定性,减少经营风险。实体中介理论认为,银行对待风险异质性企业的差别对待,会给企业造成融资约束。银行更倾向于为低风险企业提供贷款,高风险企业融资的难度较大,为了存续经营,只有不断地探求其他的融资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影子银行得到了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完善,影子银行在高风险企业尚未获得银行借贷支持时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高风险企业的融资需求日益旺盛,推动了影子银行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影子银行投资收益率的提升。一些低风险企业在获得银行存款之后,会把部分资金投入到影子银行获得一定收益。
三、企业金融化的经济后果
(一)宏观角度
1、积极影响
企业金融化能够带动资源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配置不合理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企业金融化发展能够促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由于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在提供借贷业务时,会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会参考风险异质性开展借贷业务。相对而言,经营风险低、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能够更容易获得融资。中小微企业往往风险较高,融资难度较大。这也就造成企业资源分配不平衡。影子银行的出现,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得投资。市场自发的把资金涌入影子银行,为高需求的企业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有效缓解融资歧视,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消极影响
第一,影子银行会导致金融风险积聚。影子银行体系是在其他金融机构处于控制风险考量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影子银行会为易获得融资和融资困难的企业建立互动桥梁,但与此同时也给银行原本规避了的金融风险增加。如果信用风险高的企业对银行违约,最终风险还是要由银行承担。由于影子银行并不在银行业务范围之内,因此并不能受到银行的有效管控。银行通过融资约束规避的风险可能会被影子银行反弹,导致银行的风险控制体制失灵,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第二,实体企业发展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的趋势。金融市场成为充足资金流入的主要对象。金融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高,成为了实体经济的主导者。企业的发展资源有限,且大多书资源都用在资本运作之中,这也就会导致企业实业投资率相应有所下降。实体企业受到金融市场高收益吸引,会越来越把发展重点放在金融资产之中。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事业生产效率下降,甚至会导致企业脱离实业。脱离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繁荣就如同泡沫,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导致股票崩盘的风险显著提升。企业金融化发展,原本用于企业事业发展的资金涌入了资本市场,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谋求高经济回报的套利行为。非金融企业参与资本运作,过度负债问题越来越多。企业金融投资的风险远远高于实业经营。这也就导致当前企业经营的风险大大提升。金融化企业试图通过提升自身的负债水平,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投资产品,满足市场的金融投资的需求。结合投资替代理论进行分析,金融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很高,金融市场会导致企业企业负债倾向的大大提升。企业还款负担过重,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就更多。一旦资金链条产生问题,企业可能会直接面临破产的困境,进而导致企业股票大幅降低,股票崩盘。
(二)微观角度
1、积极影响
首先,能够在短期内推动企业投资收益率的提升。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往往会选择高回报率领域。我国经济增速逐渐减缓,实业收益率有所下滑,金融市场蓬勃、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被金融市场吸引。企业深入到资本市场开拓获利空间,从而减缓企业内部的盈利压力。由于实业经济前期投入较大,经济效益回报周期很长,企业投入到资本市场中通过合理操作,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企业利润能够迅速提升。其次,企业金融化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财务困境。企业金融化发展,能够提升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实现资本市场快速交易变现。企业能够通过持有的金融资产,获得更高额的投资回报。当企业的实业经营遇到困境时,也能够把持有的金融资产快速抛售,用于实业发展,提升企业抵抗外来冲击的有效性。非金融企业能够在稳定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为自身获得更丰富的融资资金,拓宽自身的融资渠道,采用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优化非金融企业资本结构。例如影子银行,能够很有效的应对融资约束的问题,为企业开辟信贷融资渠道,帮助部分高风险企业更好的应对实体业务的困境问题。
3、消极影响
首先,企业金融化导致企业长期战略实施难以有效开展。企业金融化对于高额短期收益的追求十分旺盛,这类资本市场操作的周期较短,投资回报很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提升资金的流动性,大大提升企业投资的创利效果。但是需要有关人员清醒认识到的是,这类资本运作的根本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过于流动的金融市场会导致企业资金的长期效益下降,不利于企业持续的创造收益价值。企业投资的短期收益并不能持续,而且还会受到资本市场波动的较大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企业短期收益率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企业投资资本市场的风险性也就越大。非金融企业在投资运作的过程中,如果内部缺乏专业投资团队,企业投资风险就会大大提升。相较于实业投资而言,金融市场受到更多类型的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对市场的反应十分强烈。过于追求短期收益,会导致企业忽视实业的发展,影响企业长期经营战略的有效落实。高风险的资本市场也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意外亏损,占用企业发展实业的资金成本,严重影响企业实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企业存续。其次,企业金融化会阻碍企业实业投资,造成企业离心多元化。具有投资属性的市场充分体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特点。由于制造行业和金融行业的差别很大,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离心多元化特征显著。由于金融投资具有高回报率、高風险的特点,非专业机构进入资本市场运作资本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的了解金融行业,也并未建立起专业的投资机构,势必会导致非金融公司投资和经营风险的提升。由于资源有限,在运作资本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资金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实业投资的资源。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越会挤压企业创新和固定资产投资率的降低,作为离心多元化表现形式之一,企业金融化虽然并不是造成企业实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但确实会影响企业未来经营和发展,会给企业资源配置造成影响,一定程度上侵占企业原有产业的发展资源和资金。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蓄水池理论、投资替代理论和实体中介理论三个角度探讨造成企业金融化的原因,并结合当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金融后果,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新途;朱容成;黄盈莹.企业金融化程度、诱发因素与经济后果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20,v.34;No.277,82-91.
[2]吴丹红;张敏.企业金融化内涵、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J].特区经济,2020,No.376,136-139.
[3]杨光.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及应对策略分析[J].经济界,2020,No.147,53-59.
[4]徐思;潘昕彤.企业金融化与机构投资者行为研究[J].财务研究,2019,No.030,61-7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丁燕栒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