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文献综述
返回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文献综述

时间:2023/4/24 2:00:00  点击:157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五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中关于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对从不同角度研究国内关于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两者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文献进行述评。

关键词:股权激励;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公司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激励约束机制,已无法充分调动公司管理层的创造性及主动性,由此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新型激励方式便应运而生。

同时,鉴于经理人在企业发展壮大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有效激励经理人、增加经理人管理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议题。股权激励作为经理人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汪璐,2015)。

二、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综述

盈余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它是企业管理当局出于某种动机的有目的地、刻意地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交易安排,以期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盈余管理的手段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应计项目操纵型盈余管理和交易构造操纵型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对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结果来看,应计盈余管理更偏向于一种短期行为,主要影响企业短期经营业绩,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是作用时间更长,会影响企业未来的长期经营,牺牲公司长远发展前景。(谢守祥,2018)。

三、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关系相关文献综述

(一)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张芜(2015)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对管理层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均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获取高额报酬而进行了盈余管理。

(二)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负相关

许娟娟(2017)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本身出发,将激励条件划分为“严格型”和“宽松型”,去研究股权激励有效期和激励条件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激励期限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严格型”激励条件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果说明了适度延长股权激励的有效期,以及设计较为“严格”的激励条件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可以抑制经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没有相关关系

李莉(2016)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制度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高管持股比例度量股权激励,研究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发现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高管倾向于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未发现股权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四、将股权激励进行细分之后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

1、股权激励不同阶段

股权激励有着其不同的实施阶段,在不同的实施阶段,相应的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也不尽相同。

赵华伟(2017)将股权激励阶段分为实施之前与实施之后,然后进行了分析,发现经理人更倾向于在股权激励实施之前增加盈余管理的规模,即高管层在实施股权激励前后进行了盈余管理,并且实施股权激励之前的盈余管理规模要大于实施股权激励之后的规模。

陈玉荣(2016)将其分为基期与等待期,并且认为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股权激励强度对盈余管理方向影响存在差异性。研究发现,基期阶段,公司股东应重点关注应计盈余管理;在等待期阶段,则应重点关注真实盈余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2、股权激励的不同模式

在进行高管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确定选择哪种股权激励模式,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这两种激励模式是运用得最为广泛。

股票期权模式是高管拥有按照规定价格认购一定份额公司股票的权利,到行权期时,若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低于契约中规定的认购价格,那么股票期权的持有者即高管就会选择不行权。因此,在股票期权模式下高管对于经过盈余管理之后导致的业绩下滑后果以及进行盈余管理被发现受到处罚后果等负面结果考虑较少,因此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将大大增强。

关于限制性股票模式,它通常是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经营目标,将一定数量的股票通过无偿赠予或者是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于被激励对象以激励其努力工作,以此将股东和被激励对象的利益进行紧密绑定。在限制性股票模式下,要求高管需要达到规定的考核目标以后方可解锁并进行股票的出售,进而获得收益,因此这种情况下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就会较弱。(李苗,2020)。

五、将盈余管理进行细分之后与股权激励的相关关系

盈余管理行为在研究时,可以具体的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部分。

王丽娟(2016)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选取提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期的公司,股权激励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处于成熟期的公司,股權激励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表现出机会主义效应,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

六、研究述评

根据上述文献,可以了解到,凡事利弊共存,股权激励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业绩,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潜在的盈余管理风险。而且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多去阅读和研究相关文献,充实自己的研究方法,将不同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考量。

同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应积极采取措施,还应当考虑清楚很多因素:

一是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完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激励模式,提升措施有效性。二是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会导致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三是根据不同激励对象的特点及其对上市公司贡献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公司对其进行股权激励的目的也应该有差异。对于高管层来说,约束性在激励模式的选择中要加以重视。对于核心员工,调动其积极性与保持其稳定性则是股权激励的最主要目的。

山西财经大学庞梦瑶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3/04/24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