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返回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

时间:2021/9/2 2:00:00  点击:528


       

摘要:面对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国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金融供给改革,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为乡村地区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本文将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改革面临的巨大挑战,并探讨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供给改革; 制度创新

引言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过程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乡村地区发展面对的重点问题。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必要举措。农村金融支持是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为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必须要保证农村地区金融体系的合理、完整,必须要为乡村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传统金融供给制度的改革创新,需要不断的完善农村既然弄制度,做好金融系统建设,提升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供给的实际状况展开探讨,具体分析农村金融供给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最后从乡村振兴的视域出发探讨推动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具体途径。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实际状况

(一)金融机构存贷差额大,农村资金外流

从2007年到2018年间我国农村存款总量来看,农村存款总量增长了5倍之多,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总量增长了7倍左右,这表明我国农村资金径流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同时,农村地区存贷差额增长幅度呈现逐年下降的整体趋势。因此,我国优先发展农业的这一国家战略实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农村金融供给不够充足、金融供给体制不够完善

整体来看,农村金融供给体制不够科学、完善,并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我国农村地区产权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其发展水平也就代表了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但现阶段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突出的产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尽管改革后大多数农信社都采用了“三会一层”的结构,但是在股权结构方面明显不合理。而且农信社股东综合素质不高,在决策方面不够科学、高效。传统的股权结构和省级联社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法人代表官员化”、“股权治理结构虚拟化”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面对更高要求的经营发展需要,农信社的股权结构越来越复杂,呈现出国家股、集体股、法人股等多种类型杂糅的股权结构体系。这种产权结构造成了股份分散、利益关系复杂、产体主权虚置等多种问题。其二,现阶段政策性金融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供需结构面临转型。充足的资金支持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整体来看,现阶段农村金融供给需求面临新的需求。首先,需求主体越来越要求更高质量的金融机构服务。由于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步伐缓慢,因此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主体的新要求。另外,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原有的利益,在制度变革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很容易造成农村金融生态链整体环境的恶化。

(三)农村金融风险化解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问题,阻碍了金融体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首先,农信社是农村金融机构最具普惠性质的贷款投放单位,其客户下沉明显,不良贷款比例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数倍以上。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金融风险化解机制不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风险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城镇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金融市场的风险高,农业产业收入低收益特征明显。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就不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城乡之间金融风险的差异问题。由于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農村金融机构承担着较为严峻的经营风险问题。再加上农村金融机构自身风险和服务职能之间有较为突出的矛盾,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剧。其次,现阶段农村地区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健全。这也就导致农村金融的发展稳定性不强。良好的信用环境的确实,阻碍了农村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政府的管控力度不强、时效性不强,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金融违约问题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招商引资,缺乏对金融违约问题的有效监督,这也就导致金融违约问题频繁发生。而且现阶段尚未建立起高效的惩罚支付,很难杜绝金融违约的情况。农村地区主体法制理念缺失,民间借贷问题非常突出,信用违约现象时常出现。然而金融机构缺少整治这类问题的能力,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利益。最后,当前农村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起步较晚,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信用制度建设的难度更大,征信系统不够健全。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信息来源不够丰富,收集到的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程度较低。

二、分析农村金融供给当前面临的挑战

(一)市场新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为我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农村金融机构创造了更充足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新需求变化要求首先做好农业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从而为金融服务创造更强有力的支持。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企业经营模式发生转变,对于资金、资源的需求更加丰富,对金融服务的依赖性更强。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创新,必须要结合农村经营创新的实际情况,确保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能够科学、可行。现阶段农村经济主体也面临这创新升级,这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农业发展模式转型要求经济主体结构相应的变化发展,新农业主体的产生也要求开辟全新的金融服务产品,要求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开拓产品和服务。持此之外,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欠发达,这直接导致普惠金融发展难度增大。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协调好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构建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体系,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

(二)土地流转造成的挑战

尽管我国“农地改革”发展战略规定了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但是相关的配套措施和操作细则还需要结合实际具体探讨。首先,现阶段农村土地的法律属性还不够明确。这也就限制了土地流转,导致土地流转的整体水平下降。农地作为抵押品的法律依据不够明确、完善,导致农村金融承担较大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稳定和健康。其次,当前农村金融缺乏创新能力,金融服务缺乏创新,影响农地改革。在农地改革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调整好自身的运营管理机制,以便于更好的适应创新需求。但就当前其调整的实际情况来看,与预期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农业市场具有特殊性,这也就相应的要求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只有做好金融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特色化水平,并于农业市场特殊性要求相适应,才能够提升农村金融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农村金融风险导致的挑战

提升金融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才能够为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稳定支持。农村地区具有特殊性,农村金融的风险性大,金融收益较低。而且农业经济主体的抵押担保能力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险机制。这些都造成农村金融体系风险过高,给农村金融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步伐,做好以小额信贷为核心的金融产品创新,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动力。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不稳定,农村信用风险也较高。合作担保体系发展水平不高,其对于风险的分散功能还有待发展。一三农业贷款风险爆发,农村抵押担保的法律依据不够稳定,农地资产的风险补偿就会受到阻碍。农民资金来源不够充足,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建设质量

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模式之中,民间借贷占据核心地位,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当前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运营管理的质量不高,没能很好的落实国家金融监管的相关政策,其信用风险较高。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不能否定民间借贷的积极性,要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民间借贷的资金融通的功能。首先,应当提高金融监督管理的水平,要做好对民间接待机构的监管,确保民间借贷经营规范、科学。其次,要适当调整金融政策,要打造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推动金融体系多元化发展,为农村金融提供更充足、更有利的资源支持。切实提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建设的整体质量。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金融服务产品

互联网是当前农村金融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移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交互功能能够有效的推动资金融通,提升资金融通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资金融通的成本,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互联网能够为乡村振兴和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农村地区需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水平。首先要做好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创新,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开拓数字金融等信息化金融服务模式,从而有效的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其次,应当推动银行和互联网平台的有效合作,为农村居民打造更加便捷、更具信息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市场主体的现实需求。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政府首先应当做好市场监管,积极的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举措,节省农村金融发展成本,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还要构建高质量的交互机制,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相匹配,提升农村地区资金流通的效率。政府还要调动各个主体共同打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信贷担保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运作的风险防控机制。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推动农村地区金融健康发展,需要有关单位加强对农村金融供给改革的探讨,结合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晓东;陈江.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金融供给改革与制度创新[J].西南金融,2020,No.462,55-62.

[2]张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v.29;No.95,30-35.

[3]陆岷峰.关于乡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v.41;No.296,90-96.

對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丁燕梅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1/09/02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