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摘要: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产业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引擎。乡村旅游是产业振兴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社会资本;参与;业态;旅游人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交通比较落后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而言,旅游开发乃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一、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只有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相关“绿色通道”,才能保障产品项目落地实施。
1、坚持基本原则。公平公开原则—采取招标、招募、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招商模式,公正择优确定投资人;分类实施原则—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重点推进条件成熟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风险控制原则—加强项目管理,建立预测、控制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
2、落实基本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投资回报补偿机制,保障投资方获得合理回报;实行规模化经营,相关项目“打包”投资运营,提高效益;建立科学灵活的价格形成机制,经营性领域项目可实行市场定价;实施合理合法的土地使用政策,根据规划和规定使投资方享受土地优惠政策;享受审批“绿色通道”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项目,符合条件的缩减审批程序。
3、完善投资方式。建设——移交,如景区道路、游步道、绿道、管线等设施项目;建设——经营——移交,如景区停车场、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游客服务中心等;公私合作制,如农家乐、民俗、帐篷或露营基地、游船码头等项目;股权投资,如土地承包种植等。
4、健全保障机制。动态发布信息—相关单位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公布吸纳社会资本项目情况;明确职责分工—各职能部门优化投资项目实施流程,落实并强化责任;确定退出路径—与投资者明确协商机制和退出路径,保障项目持续投资经营;加强风险监督—健全纠纷解决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指导企业建立相关制度。
二、设计农户参与机制
乡村旅游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相应的资源、交通和市场等条件,运用适当的机制,确立合理的农户参与机制,实现“一个旅游点致富一村,一个旅游区繁荣一地”的最终目标。
1、个体农庄。乡村居民中拥有先进理念及较好经济实力的个体户,通过对个人经营的农田、林场或水域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的建设,使其成为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观光、休闲、度假和娱乐目的地。
2、农户+农户。部分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意把土地或资金交给公司来经营,在“示范户”等能人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处学习经验和技术,经过短暂的磨合后,形成“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3、村集体。村集体对旅游开发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组织村民自愿参与村集体开发经营的旅游项目,将家庭旅馆及其它旅游服务交由村民自主开发和经营,村集体开发经营的旅游项目以乡村社区中的农户为单位自愿参加。
4、公司制。引进组织结构成熟的公司经营,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在具体开发利用中不参与。所有权和经营权归公司,农户以个人身份加入,以劳动获取收益,以公司形象进行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
5、公司+农户。通过旅游公司的介入和带动,吸纳社区农户参与经营和管理,利用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和富余的劳动力,开发各类农事活动,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旅游接待服务进行规范,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6、公司+村委会+农户。在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并与村委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企业实现农户土地的集中使用,使农户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而是通过当地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由旅游公司来组织服务培训及相关规则的制定。
7、政府+公司+农户。由县市、乡镇各级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门按市场需求和旅游总体规划,确定开发地点、内容和时间,发动当地村民动手实施开发,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旅游部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通过政府进行有效的规划,农户参与旅游建设,达到政府获益、企业增值、农户增收的三赢效果。
8、股份制。乡村社区居民作为企业的股东和员工,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决策、生产经营活动和利益分配,旅游地社区居民和企业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主要通过采取合作形式,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获得相应利益。
三、策划旅游扶贫业态
通过六大旅游业态协同并进,调动村民积极性,实现共同富裕。
1、注重商品包装。加强土特产的商品包装,凸显乡土气息,便于及时销售。对于山区的土特产干货等,应考虑长途运输等包装设计,便于快递。
2、组织村民自营。加强乡土风情餐饮店、农家乐、民宿设施等建设,鼓励村民改造改建自家庭院作为游客休闲饮食住宿服务店,对村民加以引導宣传培训,形成合理的管理机制,增加村民收入,带动村民致富。
3、实施网店销售。设立聚划算、微信上的土特产销售网点,产品质量宜精,类型丰富,且限量限期销售,常换常新。发动村民按要求提供原品,村级统一包装销售,在集聚方便处设立快递点,每周提供一至两次的上门快递收发服务。
4、采取众筹扶贫。即将上市的土特农产品等,可以采取预售的方式进行提前销售,增强村民销售信心,或采取农业众筹的方式推动农特产品生产。
5、发动村民参与。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活动特色,以村民自发参与的形式,丰富景区文化氛围,提升夜游体验。对景区配套服务等产生的就业岗位,积极吸纳或引导村民参与,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达到减少景区运营投入成本,同时增加村民收入的目的。
四、开展旅游人才培训
积极开展旅游人才培训,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1、“一个满意的游客会向5个人宣传,一个不满意的游客会向11个人负宣传。”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明确落实培训制度、机构、人员、经费,增强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2、定期对管理人员及服务人员全面培训,内容包括旅游服务意识培训和专项培训,每年每季度定期对旅游管理人员、导游员、安保人员及各类员工进行统一培训与专项培训。
3、根据景区相关规章制度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强化旅游质量、营销、安全、导游、卫生、环保生态与统计等方面的培训,做到入心入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做好实时实景记录。建立所有景区管理人员和正式员工一人一卡的培训档案;对每次培训进行详实的记录,并整理归档;定期抽查考核,力争员工做到回答流利、正确、全面。
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思路对头,措施得力,通过开发欠发达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就一定能如期实现。
中共潜山市委党校叶青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