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品牌研究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图标
在线办公
图标
图标
联系我们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品牌研究杂志社: 品牌研究杂志社

图标
首页
>
论文选登
>
关于个性学生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返回

关于个性学生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时间:2022/4/28 2:00:00  点击:438


       

摘要:个性更多的是一个人的特质和本性之一。由于各种专业和类型的学校对于个性主义的论断不尽相同,因此,人们对于这些个性主义学生的认识也会有着不同的表达态度。本文将从多元化心理学的角度入手,以了解学生的认识、情绪和行动特点作为其基础,开展多元化对于个性化学生的教育思考,从而不断探索多元化教育路径。

关键词:个性学生;心理学;教育;思考

有人会说"个性"其实是个足以让每个人感到爱恨交加的个性名字,"爱"就是因为它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连,"恨"其实指的也正是一些认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年轻人由于特立独行而与其他个性人群不和、幸福感的严重缺失。因此,如何站在心理学视角下探索个性学生的教育,是每个教育者工作中的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关于个性学生教育的心理学思考进行了分析。

一、学校人群中的个性学生观

提到"个性学生",大家都可以联想到什么?研究小组从30位中小学教师和30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主观调查,以下显示的是学生和教师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上的态度,见图1所示。

从对教师褒贬义语词的具体表述和评判三个维度上来说:关于对学生的个性态度,教师普遍认为好的大约28%,教师普遍认为不好的大约有19%,而持中立态度的大约53%。通过对数据的调查和表述,教师们都已经明确了一个新的态度:一个个性化的学生不论其优点还是缺陷都表现鲜明,需要他们运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从对学生褒贬义语词的表述评判三个维度上来说:给出正面评价的学生约17%,给出负面评价的学生约有23%,而持中立态度的约60%。学生对"个性学生"这个词的认识理解最突出的组成部分是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表现,这充分反映了由于学生的个性而表现出的两极化以及其复杂性。通过对校园学生的主观性调查可以得知,教师群体对于个性的接纳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群体,而对于个性的学生反应激烈程度的学生则要远远高于其他教师,就像学生的个性所具有的独特性一样,难以有统一的表现。

因此,我们通过以上数据结果得知,这些个性学生之所以被贴上“个性”标签,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们具有与众不同、不合群、特立独行等等原因,因此,这些认知也体现了共性,也体现了其个性的稳定性。

二、个性学生的内在需求

(一)追求自我价值

下面结合一个学生心理咨询的案例来进行分析,看个性学生的具体需求是什么?

案例:一个外表帅气的高中男生与父母来进行心理咨询。妈妈说:“我家儿子想整容,我们做父母的不同意,结果他竟然一周了也不去上学”,妈妈表示这样的搞特殊实在受不了。爸爸告诉我们说:"儿子想把鼻子整成一个希腊式的鼻子,中国人的面容安个希腊人的鼻子像什么样,追求时尚、个性也要有个度."通过父母和这个男生的陈述,心理咨询师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中国男生无意间就会听到自己一直倾慕已久的那个女生讲话说喜欢有希腊式鼻子的中国男生,因此,才开始产生一种想整容的感觉。在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大家都终于明白,男生整容就是想通过对自我和喜欢别人的"认可"而获得自我价值和存在感,因此,像这样的学生作为心理咨询师要提供给他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多元化方法和途径。

当然,这也是一种个案,但抛开特立独行和执念外,其核心其实是实现自我价值。

(二)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每个人的个性、心理都各有不同,但是对于展示其独特性的愿望还是非常强烈的,大家在自己的心理上都期待着要成为一个个体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例如,一个刚上一年级的中国小学生就跟爸爸说:"我到了学校希望老师能很快认识我",爸爸问:"那怎么才能让老师很快认识你呢?"小学生回答:"我要与别人与众不同"。小学生认知行为的表现就是其个性化行为的基本表现。其实,我们通过仔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是希望教师能很快地认识自己,并不是每一个小学生真正的需求,他的真正需要是通过与众不同的行为方式让老师尽快地认识自己,进而能够满足被认可的心理需要。

(三)追求尊严感

自我尊严感的产生就是我们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捍卫的,然而受到了原生的家庭、个人等各种因素影响,每一个人对自我尊严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我们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所有的学生都在跟随班主任老师一起学习单腿支撑动作时,班上三个小女生由于身体平衡不好而摔倒,引得了全班的学生一阵雷霆般的笑声。其中,第一个女生笑嘻嘻的爬了起来继续这样练习;第二位女生虽然爬了起来还是继续努力练习,但非常不开心,感觉好多的同学都在嘲笑,同时也深感自己没用;第三位女生则是直接爬了起来跑到班内,觉得自己的行为表现太丢人。在这一事例中三个女生既有其差异性,又有自己的个性使然。第一个女生可能会认为:失误其实不重要,学会了结果才能充分体现自我的威胁和尊严。第二个女生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失误虽然已经触及了自我的尊严,但自身还是有能力进行一些调试。而第三个女生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否学习结果并不重要,自身的威权和尊严感到侵害才最重要。由此可知,个体内在的信念体统不仅影响着尊严感的言行,还影响着个体社会性活动的参与性。因此,教育工作者需仔细鉴别每个学生的个性行为的差异,并理解其内在的含义。

(四)追求自由、平等

人对于社会的评价是否在意度与自控能力,也是决定人的行为自由度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对于一些具有自控能力强的人来说,他们将会严格地遵守普遍社会大众所要遵守的各种社会言行准则和规范,而对于那些想要彰显独特自我的人来说,他们主要表现出了一種希望能够获得更大自由的心理需要,这部分人群,一旦失去了自控能力,就很容易发展成为人们眼中的一名个性化学生。

学生A:为什们要我参加运动会?我虽然喜欢运动,但也不一定要参加。

学生B:我喜欢什么样的发型是我的自由,老师为什们要让我剪短,她管的太宽了。

学生C:我向我喜欢的女孩表白是我的隐私,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从以上学生的言行可知,三个学生更注重追求个人爱好。学生A为学校做贡献、争光并不他所看重的;学生B在违反校规与个人爱好发生冲突后,他选择满足自我审美;学生C青春期学生的性发育冲动,不愿被学校管束而表现出叛逆心理。这说明在平衡个体和社会性时,他们会更倾向于满足自我欲求。

三、心理学视角下的个性化教育

(一)个性学生的内在需求具有大众性

个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被认可、被尊重以及被人理解,这些需求其实是每个人的必然需求。之所以被人贴上个性标签,是因为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在认知和行为表达上经常出现两极化的现象,因此,其结果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

(二)将个性学生的言行与本人区分

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它在充分尊重个人的独特价值、挖掘其生命潜能、推动其生命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对个性学生进行教育时,需将他们的个性言行和学生自身进行分析与区别,不轻易地触碰到个性学生的敏感区,并且要建立彼此间相互信任共同守护他们的敏感区,这不仅能够有利于个性学生获得安全感,而且还可以增加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程度,为今后继续进行的教育工作做好了铺垫。

(三)成就个性学生的独一无二

在教育过程中,每当发现孩子具有独特性时,教育工作者不应去扼杀,而是学会尊重和引导,帮助学生利用自己的独特性而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然而,由于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性格及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工作者需正视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进行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帮助孩子进一步成长。尊重和正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教育者结合每个个性孩子的特点和优势,采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

(四)个性中的积极和发展性资源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得到幸福感,对于个性化学生的教育也是同样。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其常态化特征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个性学生的内心需求,对他们的特立独行始终保持抱有一种包容、积极的态度,从而找到个性学生背后积极向上的人格成长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个性是人的本性,也是每个人的必然需求。作为个性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常态化特点理解个性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进行因势利导。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对他们的个性言行抱有包容、鼓励的态度,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王毅.? 西部素质教育. 2019(02)

[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與对策[J]. 郑海燕.? 中国健康教育. 2013(06)

灿盛制药(淄博)有限公司李淑华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品牌研究杂志社

2022/04/28

品牌研究杂志读者评论
最新评论
我要评论
晒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