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
编辑出版:《品牌研究》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847
国内统一刊号:CN 14-1384/F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22-571
投稿邮箱 :ppyjzzs@163.com
地址: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水西关街26号
投稿邮箱 : ppyjzzs@163.com
张育 田越 张晴晴
摘要:在现有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暴露出一些与时代需求不相符的问题。院校只有积极将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以未来的就业竞争力为抓手,才能生产出为企业所用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与思考
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其工商管理专业注重培养基层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满足中小企业的岗位需求。本文立足社会发展现状及企业特点,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知识范围广、综合性强且实践性强的一门学科,但知识体系庞杂的缺点在于核心能力较弱,使得就业范围广泛却取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只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准确定位,适当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人才的培养还能适当补足未来的人才缺口,为管理行业的发展铺路。
二、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滞后
就目前看来,高职院校往往是高校种的底层,而学生也对其不满。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上有问题,进一步看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1],只注重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积极性有所忽视。
(二)企业对学生存有短视
多数企业愿意选择毕业实习的学生,他们之所以青睐这类人员是因为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2],且相对于社会人员来说工资较为低廉,也无需有五险一金的要求。因此,多数企业会为刚毕业的实习生留出一定的名额。另一方面,企业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比如,校企合作的用工合同往往是轮岗培训,但事实上企业会将学生固定在某些职位上,并让学生从事较为基础的工资,使其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校企合作面临諸多困难
目前常见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并签订用工合同,企业将为学生实训操作提供设备和场地,有时会委派部分企业职工到高职院校中进行授课,讲解实践方法和经验。但这种单一的模式出现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其对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并没有很多好处,另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提升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能力的需要,对学生的实践经验的提升不多[3]。这无疑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效率,也同时暴露了许多弊病。
三、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院校应要求企业尊重学生
当前,多数企业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更愿意适当引进实习生,并采取与正式员工不一样的措施,如加班却不给予加班费。此外,企业往往将学生固定在基础的一两个岗位上,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体验到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其从业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适当向企业施压,要求其对学生按照正式员工一样,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中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便是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忽略实践操作。即使有实践操作,也多是学生对教师的方法进行生搬硬套,模仿地重复训练。就目前看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当下的就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4],教师在课堂中则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实践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院校可以考虑加长实习时间或加大实践课程课时数,适当压缩理论学习。
(三)企业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对接
当前,多数校企合作是以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企业提供相关资源为基础的,但这种单一的合作与当前的时代需求产生了偏离。此外,校企合作要更加深度发展也十分困难,尤其在工商管理专业设立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背景之下。由于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的诸多不同,校企合作也难以有效进行,这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因此,校企合作要想发挥相应的价值,企业就应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接轨。企业职工可以向教师学习理论知识,而教师可以向职工讨教实践经验,在取长补短的情况下,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解决学生理论与实践不平衡的问题的同时,还能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实训基地的建立也可以方便学生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讨论。
四、结束语
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但院校应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解决,以学生当前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佳璇.新零售背景下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品牌研究(经营版),2020(04):19-20.
[2]彭长勇.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思考[J].品牌研究(信息版),2019(09):212.
[3]汪思成.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创新[J].家庭生活指南,2018(11):112.
[4]谭波.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思考[J].科技风,2018(09):3-5.
山东英才学院? 张? 育? 田? 越? 张晴晴
本文由: 品牌研究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22/04/12